台灣十二年國教已成定局, 即將於今年啟動, 三年後全面實施. 長久以來一直為國人詬病的教育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我將從即將引發台灣轉變的契機: 十二年國教來檢視台灣的教育問題.
根據天下雜誌最新一期(478期, 8/9出刊)封面故事內文做整理分析, 得出以下幾點:
三個措施: 免試入學, 特色考試, 免學費.
然而:
1. 儘管標榜免試, 升高中前仍會有一次會考.
2. 適用特色考試的學校初步規劃為: 從前的明星高中或者技職學校.
3. 每年度參加特色考試的學生不得高於招生數的25%.
三種立場: 政府的推行官員, 贊成的家長團體與反對的家長團體
- Aug 16 Tue 2011 14:50
[想法]從十二年國教看台灣教育
- Jul 20 Wed 2011 22:14
[作法]同步輻射光源實習課程-建議與回饋
課程內容雖然廣泛, 但部分內容並未能與實驗連貫. 即為: 第二週的實驗課有實驗站解說員面對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學生之狀況發生, 顯現排課上出現疏失. 另外, 實驗站解說員亦不了解學生之背景知識, 經常重複課堂內容, 顯現實驗站與講師缺乏協調之事實.
沒有妥善的組織與規劃
原定二十個小時數的實驗課程只有實際不到四個小時數的操作, 大大不符合預期, 此狀況再度顯現與實驗站缺乏協調之窘境. 亦有少部分課程內容重覆, 或許講師之間亦未事先溝通協調.
值得思考的獎學金分級制度
簡章中明文獎學金被劃分為四千元、三千元、兩千元三個級別. 猜想研究中心提供獎學金的美意是鼓勵學生參加課程、引起學生興趣、提早培育研究人才. 並預設獎學金分級能引起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 此一做法略為瑕疵: 依照結業成績的優劣評定獎金即意味著忽略了學生的科系、年級、動機與研究背景. 伴有作業解答外流與公布更動不大的歷年考古題之情況, 此更說明將獎學金分級是不妥的做法.
- Jul 20 Wed 2011 22:10
[作法]同步輻射光源實習課程-動機與成果
甫回國便投入系上教授主導的國際研討會. 擔當工作人員過程中幸獲學長建議, 爾後隨行至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聽取簡報後遂對同步輻射產生興趣, 因此便報名了已行之有年的同步輻射光源暑期實習課程.
甚麼是同步輻射?
在同步加速器中被加速至接近光速的電子在路徑改變時產生的輻射即為同步輻射, 具有高強度、高準值性、光譜連續等特性. 利用波長接近原子尺度的同步輻射X光波段, 人類能夠看見奈微尺度下的繽紛世界、探索與窮及自然界的奧秘、進而發展科學、推動人類文明. 同步輻射的應用涵蓋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等…世界上最先進的奈米尺度的研究大多利用同步輻射完成. 了解與利用同步輻射, 是探究科學最佳、也是必要的途徑.
激發對科學的熱情
同步輻射原理涉及量子力學、古典電動力學、電磁學、光學等…是一個跨領域整合的系統. 同步輻射中心不僅有物理學家, 還有實驗站裡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員. 這些科學家們授業的過程中, 也將對知識與科學的熱情與執著一併傳達予我了. 我是一個工程師, 使命利用自然定律創造出能讓人類生活更便利的器具. 對自然定律的理解必然要先於新事物的創造.
啟發實驗精神
大學實驗課做實驗竟淪為生產數據、交報告了事, 深感慚愧. 對於每一個令科學突破的實驗之精神與方法幾乎一概不知…站在國內頂尖科學家的肩膀上, 我看見實驗精神的展現. 實驗是驗證自然、探索科學唯一之法. 貼近同步輻射中心, 終於得以一窺驅動科學發展的巨大力量.
- Jul 05 Tue 2011 01:49
[作法]韓國留學學習面-異國戀曲及我在工程師的路上
相較於泡菜、燒酒、旅行…我的日本女友帶來了更多的幸福. 曾感動我的每一聲笑、每一滴淚、每一處攜手走過的熟悉的磚路都使我從不懂愛男孩蛻變成男人. 意義特別的初戀滋潤了留學生活, 這一趟我沒有留下遺憾…
留學期間, 透過朋友、影視、書籍、網路…我發現了自己的潛能、探索了知識的真善美、打開了知識的大門、並找到了一個值得努力一生的目標: 一個創造與引領人類文明的工程師. 身為清華大學的學生, 機會早已經在我手上.
留學除了能夠體驗不同於一般學生的經歷, 更重要的是: 能以不同於原本的思考方式全盤且深入地探索自我, 進而找到自我潛力, 培養對於特定事物的熱情. 因此到哪一個國家留學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因為留學不僅是認識新文化、新國家, 也是認識新的自己的經歷與過程.
- Jul 02 Sat 2011 12:36
[作法]韓國留學學習面-韓文
韓語在十五世紀前只是一種語言, 並沒有能書寫記錄的文字. 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之下, 朝鮮半島的高麗、朝鮮王朝的知識分子都以漢字作為傳播、記錄的工具. 由於漢字艱澀複雜, 不識字的庶民占了當時社會的大多數. 這個情況直到朝鮮時代韓國文字出現為止被改善. 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招集全國學者編彙訓民正音, 創造出一套不同於羅馬字母的拼音文字, 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韓國文字: 諺文.
儘管有了新文字, 韓文詞彙當中借中文詞彙的造詞仍占了詞彙總量的一半以上. 這些詞彙被稱為漢字詞, 發音亦與中文極為相似. 漢字詞一直被廣泛地使用, 因而韓文對於說中文的人群來說稱得上是一門易學的語言.
十個月以來六百小時的課程讓我從初學的母音子音, 到自我介紹、問候、天氣、方向、買東西, 至能在不用英文的情況下生活, 最後到了能與韓國人聊天的程度. 學習語言就如捏握掌心中的冰塊, 學習的熱情正如捏握的程度, 熱情愈多, 冰塊融化的愈快, 而語言原本的稜角與堅硬也隨之化成了能被我們吸收利用的水分.
學習韓文使我的生命與韓國產生交集, 也讓我結識了來影響至深的摯友. “上課說韓文, 下課說英文”的模式亦使我的英文能力提升. 學習英文之外的第二外語不僅使我發現了自己學習語言的潛力, 以及學習語言所帶給我的自信. 學習語言亦是認識一個國家、一種文化最快速的方式.
- Jun 30 Thu 2011 22:39
[作法]韓國留學知識面-真正的困境與敵人
有一回看演唱會時, 我的前方坐了四個韓國中學女生, 這個演唱會當中有一位歌手來自台灣, 然而這些中學生卻沒一個知道台灣在哪裡…
對於台灣人來說, 台灣又是甚麼? 位於中國大陸沿岸東側的大島叫作台灣. 沃實的土地、純淨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多變的地理景觀、多樣的動植物讓台灣嚮有寶島之美名. 由於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 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日本人、中國人都曾經以不同程度影響與創造台灣的本土文化. 目前統治台灣的政權叫作中華民國. 國共內戰失利後, 中華民國政府伴隨中華民國各界精英、挾帶五千年中華文化在台灣落地生根. 亦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 台灣孕育出融合中華文化、大和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台灣文化. 除了台灣文化, 溫暖的台灣人情與高度發展的經濟也是能使台灣在世界發光的亮點…
當全世界都不認識如此獨特、美麗、豐足的台灣, 台灣人又情何以堪…能夠讓我們自豪的台灣不是一日造成的. 祖父輩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 把豐碩的果實留給我們享用, 但是沒有前景的政治家與短視的官僚正在恣意揮霍這些成果…中華民國的敵人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是尸位素餐、居安思樂的人們! 我們的爺爺、爸爸從更艱困的時代挺過來了, 我們當然也能從在國際飽受打壓的境遇中走出一條台灣路.
- Jun 30 Thu 2011 09:34
[作法]韓國留學知識面-中華民國的反韓情緒與廣州亞運跆拳道違規事件
然而中韓外交卻曾蒙受過重大打擊:
一九九二年, 大韓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韓國政府遂把中華民國包括使館在內之在韓財產全數強制轉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 雙方遂完全停止官方交流, 雙邊直航班機停飛, 關係幾近墜落谷底. 此起外交事件往往被推論為引起中國民國反韓情緒的遠因.
留韓其間正逢廣州亞運會, 最有金牌相的中華民國代表隊選手楊淑君初賽時被裁判以” 穿著不符規定”為由判決失格, 令選手與教練團一片譁然. 抗爭無效的選手, 最後只能無力地跌坐在會場掉淚…在電視機前為中華民國代表隊加油的觀眾看見這一幕於心何忍? 於是在尚未釐清真相之前, 網路上便流傳了大量撻伐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的情緒性文章與圖片, 謾罵主辦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韓國籍裁判. 雖然後來的事實說明了此一事件能被歸類為情緒下毫無理智的行為, 但這種反韓的心態卻有機可尋.
- Jun 29 Wed 2011 06:56
[作法]韓國留學知識面-二戰後的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
與共產黨的對抗的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挑起了國共內戰, 戰敗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而兩陣營相對峙的朝鮮半島也緊接爆發韓戰, 衍生了朝鮮人民社會主義共合國與大韓民國兩個政權.
五○六○年代冷戰的鐵幕降臨,
在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與共產主義陣營抗衡的同一時期, 接受美國援助進行戰後重建的日本正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經濟.
七○八○年代, 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經濟高速發展, 各自締造了經濟奇蹟,
共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 經濟上的交流逐漸增加, 遠遠超過了政府間的官方交流.
若由歷史的角度來觀察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
- Jun 28 Tue 2011 19:27
[作法]韓國留學知識面-帝國主義影響下的東亞國家
十九世紀中葉, 西方資本帝國主義興起,
亞洲國家頻遭外勢力強迫開放通商口岸與內部市場, 因而亞洲國家遂發生一波波的改革浪潮.
日本首先勵精圖治, 進行了一連串全盤西化的改革: 明治維新.
革新後的大日本帝國實力大幅增強, 幾可躋身世界先進國家之列.
十九世紀末葉, 中國清朝與大日本帝國爆發甲午戰爭.
大日本帝國藉戰爭之便侵略朝鮮, 戰後中國清朝不僅被迫結束與朝鮮的宗藩關係,
還得將台灣割讓於日本. 甲午戰爭的勝利加劇日本侵略中國過度膨脹的野心.
- Jun 27 Mon 2011 22:53
[作法]韓國留學生活篇-在韓國玩
冬季, 我離開首爾至韓國南部的慶州、釜山、海南、光州、全州、大田等城市, 最後回到首爾.
離開繁華的首爾, 看的是韓國的歷史、山海、人情.
沒有特殊地理景觀的韓國, 登山是韓國人普遍的休閒活動.
位於最南端、仍以漁業農業為經濟來源的鄉里沒有都市的忙碌, 鄉民展現出韓國人強悍、直率的另一面: 務實.
七○年代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不止是首都的上班族、工人的貢獻,
也是旨在開發鄉村、縮短城鄉差距的新鄉村運動之下動員的農民之建設成果.
一醉方休的韓國飲酒文化是留學的另一種體驗.
絕對的長尊幼卑、緊密的前輩後輩關係是韓國社會的遊戲規則.